陽紅光攝影系列之“共和國不會忘記”(二)
文章來源:湖南長安網 作者: 時間:2016-07-01 17:32:23失散老紅軍是個特殊群體,都是當年的“紅小鬼”,戰(zhàn)爭中因與部隊失散,大字不識的他們歷盡艱難輾轉回到老家平江成為農民,安居大山深處,解放后大多成為基層骨干。
2012年初起,陽紅光開始了摸底、尋訪、溝通、攝影,通過一幅幅照片,全景展示了當年這些年少稚嫩、機智靈活的“紅小鬼”飽經生活磨礪后的歲月滄桑。今天,劍哥推出陽紅光攝影系列之“共和國不會忘記”(二),帶你走近這9位老人的年代故事。
▼

危松濤(1924.10.13—)
湖南省平江縣思村鄉(xiāng)塘坊村人。1935年1月隨父母親、叔父參加紅16師,任紅軍醫(yī)院護理員。1937年7月在紅軍醫(yī)院轉移中被俘。1937年8月第二次國共合作后獲釋,找不到部隊,還鄉(xiāng)。他還記得當年因為國民黨部隊經常圍剿,醫(yī)院時常需要轉移。那次他們被俘,是因為轉移時被敵人發(fā)現,兇殘的敵人用刺刀將傷員全部戳死,將醫(yī)生和護理員關押。其父母均在戰(zhàn)斗中犧牲。家中房屋7次被敵人燒毀。現安居在平江福壽山上,身體健朗,能從事簡單的農作、家務。
▼

魏楚芳(1917.7.17—2012.9.24)
湖南省平江縣虹橋鎮(zhèn)大林村人。1934年2月參加紅16師,任團部通訊員。 隨部隊轉戰(zhàn)湘鄂贛邊境地區(qū)三年多。他還記得,他參軍時紅16師正是聲勢鼎盛時期,有幾千人馬,他在部隊之間傳達命令,因為機警,躲過多次危險。1937年底因病安置治療,部隊轉移后失散,還鄉(xiāng)。
▼

魏完武(1918.9.22—2014.6)
湖南省平江縣虹橋鎮(zhèn)桃源村人。1934年7月參加紅16師,任戰(zhàn)士。1935年在一次戰(zhàn)斗中,他擔任突擊任務,左小腿被敵人子彈打穿。戰(zhàn)友冒險救下,送往紅軍醫(yī)院救治。傷口治愈后,他又被派往江西早橋做地下工作半年,圓滿完成任務。1937年部隊在江西作戰(zhàn)時失利被俘,受盡嚴刑拷打,堅貞不屈,被判刑。1937年8月第二次國共合作后獲釋,找不到部隊,還鄉(xiāng)。當年因國民黨反動派對他使用酷刑,給他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至今骨頭里還隱隱作痛。
▼

吳彩詠(1922.8.15—)
湖南省平江縣長壽鎮(zhèn)桂豐村人。其父吳掌德是平江縣蘇維埃政府主席,1934年被敵人殺害。叔父吳春德是游擊隊長,后在瀏陽作戰(zhàn)時犧牲。在父親和叔父影響下,她在1933年2月參加紅16軍,任通訊員、醫(yī)院護理員。1935年在國民黨圍剿時,部隊被打散,她被俘。1937年8月國共合作后獲釋,找不到部隊,還鄉(xiāng)。 她身體硬朗,還能下地做一些簡單的勞動。
▼

楊晏泉(1922.5.9—)
湖南省平江縣福壽山鎮(zhèn)蘆洞村人。1934年5月隨母親、哥哥參加紅16師,任通訊員,同年9月入黨。母親在戰(zhàn)斗中犧牲。1937年底他因病安置治療,部隊轉移時與之失散,還鄉(xiāng)。當時,因他家是赤匪家庭,房子被敵人燒掉了,他只好投奔親戚。他記得,有一次和國民黨部隊正面交鋒時,敵人一梭子彈打過來,穿過他的褲襠,只要稍上一點,就沒命了。老人身體尚可,在家可以做簡單的家務。
▼

鐘翠娥(1921.9.24—2012.9.28)
湖南省平江縣三墩鄉(xiāng)忠龍村人。1927年參加童子團,主要從事宣傳發(fā)動、送信件等工作。1932年6月參加紅16軍,負責宣傳、發(fā)動群眾工作。1934年10月,部隊北上長征,鐘翠娥被留在當地堅持革命斗爭。后上街張貼標語時,被敵人冷槍擊傷。安置治療后,與部隊失散,還鄉(xiāng)。
▼

鐘耕深(1919.8.26—2014.12)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xiāng)小洞村人。1930年5月參加湘鄂贛邊區(qū)獨立師第二縱隊,任戰(zhàn)士。“長沙戰(zhàn)役”失利后,與部隊失散,還鄉(xiāng)。解放后長期擔任村干部。1957年1月入黨。在拍攝中及省民政廳代表省委、省政府去慰問時,他老淚縱橫,一再感謝黨和政府的關心,感嘆自己身體不行了,不能為政府出力了。這幅作品和另外一幅《陳茂凡》,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

鐘解連(1912.8.22—2015.5)
原名鐘慶蘭,湖南省平江縣童市鎮(zhèn)楊墩村人。經叔父(湘鄂贛邊區(qū)游擊隊長,后犧牲)介紹,她于1927年12月入黨,并參加了游擊隊,擔任醫(yī)院護理員。1934年上半年在醫(yī)院轉移中遭敵襲擊打散,尋找部隊未果,還鄉(xiāng)。當時,為躲避國民黨抓捕,更名為鐘解連。她曾參加過1928年平江縣“三月撲城”戰(zhàn)斗。她回憶說,當時紅軍戰(zhàn)士的武器就是鳥銃、大刀、長槍等,槍支是極少的,子彈也不多。國民黨兵多槍多,經常將紅軍包圍,紅軍傷亡慘重。醫(yī)院缺醫(yī)少藥,許多受傷的戰(zhàn)士因得不到藥物救治而死亡。很多時候,眼睜睜看著戰(zhàn)士犧牲,悲痛欲絕。掩埋時,因為怕敵人發(fā)現蛛絲馬跡,甚至不能給犧牲的戰(zhàn)士立塊墓碑,堆個墳包,只能挖一個深深的大坑,將他們的尸體埋掉。
▼

鐘慕桃(1916.10.2—2012.11.22)
湖南省平江縣童市鎮(zhèn)月坳村人,1929年3月參加童子團,主要擔任宣傳發(fā)動、站崗放哨工作。1932年2月參加紅16軍,1935年6月在“麥市突圍”中左腿受傷被安置治療,與部隊失散,還鄉(xiāng)。
作者簡介
陽紅光,中國公安攝影家協(xié)會理事兼副秘書長,湖南省攝影家協(xié)會顧問,全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2006年開始工作之暇學習攝影創(chuàng)作,作品涉及山水、人物、民俗、紀實等題材,一切注重從影像、鏡像中去感悟自然,品味人生,閱讀社會,創(chuàng)作了《沅陵龍舟競渡》、《立交橋下的剃頭挑子》、《霞凝晨曦》等優(yōu)秀作品。其中《最后一槳》獲“盛世丹青、湖湘風采” 2010年湖南藝術年展攝影類金獎和觀眾最喜愛作品獎,《煙雨競龍舟》獲湖南“聚焦兩型社會、鏡采錦繡瀟湘”全國攝影大展銀獎,《霞凝晨曦》入選《全國攝影名家作品集》并入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湖南省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沅陵龍舟競渡》獲首屆全國公安攝影藝術展銅牌獎、湖南省16屆攝影藝術展銀獎,《街頭理發(fā)》獲2012年上海國際郎靜山攝影藝術獎金像獎。 2013年拍攝的《共和國不會忘記——湖南省平江縣失散老紅軍肖像攝影》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之后在湖南長沙、株州、郴州、岳陽、湖南大學、平江展出,觀展人數達20萬,4千多人留言,八十多家中央、省市媒體深入報道。在省攝影家協(xié)會2013年度會上被評為年度最高獎一一主席提名獎。2015年拍攝的《晚福圖》獲湖南省第17屆攝影藝朮展藝術類金獎。
【版權聲明】湖南長安網及瀟湘劍語微信公眾號受權發(fā)布該組照片,轉載須注明出處。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
- 查處虛開騙稅企業(yè)2410戶 2023年湖南挽回稅款損失48.2億元
- 保護知識產權 服務高質量發(fā)展——湖南省公安廳公布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繪“同心圓”守護“半邊天”——省人民檢察院、省婦聯共同主辦檢察開放日活動
- 聚力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攜手共謀鄉(xiāng)村振興—— 省法院駐大坪村工作隊、村“兩委”干部赴企參觀學習調研
- 補短板 強弱項 努力提升民事檢察監(jiān)督能力
- 方華堂主持召開重點工作調度會強調:自我加壓 砥礪奮進 推動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護航 快樂成長——湖南高院開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講
- 省委政法委召開省政協(xié)十三屆二次會議第0327號提案辦理座談會
- 全省司法行政系統(tǒng)新任司法局長(書記)培訓班開班 方華堂作專題輔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