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小孩販賣,毀滅的是人性與靈魂
文章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張靜雯 時間:2016-12-19 15:51:45很早之前我就聽說過“打工詩人”這個群體,媒體不止一次講述過他們的故事。但前兩天第一次讀到他們的詩句時,我還是被震撼到了。在我的刻板印象里,流水線工人的畫像色調(diào)灰暗:睡不飽的神情,機械重復的勞作,迷失的靈魂。生存之外,仿佛就只剩一片空白。那些并不漂亮的句子,卻冷靜地推翻了刻板印象。他們從詩歌那里尋找心靈的港灣,有個打工詩人說,詩歌大概是這個世界上唯一“我不嫌棄它、它也不嫌棄我的東西”。他們細膩敏感,和哲學家一樣思考著生命和死亡。
所有的生命都有溫度,即便身處最底層,每個人的心里,都可能住著一個哲學家。如果忽視了這一點,投向他們的同情,也許都會變得粗淺。
上個月,多省警方聯(lián)動,破獲了系列特大販嬰案,抓獲了157名嫌疑人,解救了36名兒童。其中有個嫌犯直言,在他心里,這些孩子只是“貨物”,而且男孩是“真貨”,女孩是“假貨”,價格有差異。孩子如果身體不好,那是“商品質(zhì)量”出了問題,“買家”是會“退貨”的。如此不避諱地強調(diào)被販賣嬰兒的“商品屬性”,也真是有“耿直”沒人性。
阿列克謝耶維奇說過,每個時代都有三件大事,怎樣殺人,怎樣相愛,怎樣死亡。換個不那么詩意的表達方式,就是如何對待生命。如果呱呱墜地不久的嬰兒被當作商品,被分作不同的“等級”待價而沽,相愛與死亡該有的重量,早就消失得沒影了。這一切的罪惡,如同殺人,甚至可能比殺人更甚,因為遭受毀滅的,是人性與靈魂。
把嬰兒當商品的邏輯背后,是可怕的道德淪陷。對生命起碼的敬畏之心都沒了,基本的道德準則便隨之消解殆盡。
更讓人毛骨悚然的情況是,或許有些生命打出生那一刻起,甚至尚在孕育之時,就已經(jīng)淪為了商品。在這次破獲的販嬰案中,江西贛州警方解救了9名兒童。這些孩子父母的信息,并沒有記錄在全國“打拐”DNA的數(shù)據(jù)庫里。買孩子的嫌疑人交待,賣方號稱孩子是被親生父母“送人”的。警方由此懷疑,專門生小孩販賣的情況也可能存在。
警方真不是無端猜測。就在今年1月,四川和山東兩地警方端掉的一個跨省販嬰團伙,就包含了從孕育到販賣的整條產(chǎn)業(yè)鏈。民警在嫌疑人藏身的出租小院里發(fā)現(xiàn),除了8個孩子,還有幾個懷孕的婦女。她們來自四川涼山,打算把不久將要出生的孩子賣給山東的買家。這樣隱蔽的產(chǎn)業(yè)鏈,一直暗流涌動。
這樣隱蔽的產(chǎn)業(yè)鏈,讓我對“解救”這件事也充滿了憂慮。賣孩子的是親生父母,而且生孩子的目的就是販賣,犯罪行為更不容易被察覺。我們常說的DNA數(shù)據(jù)庫,安伯警報,甚至不那么靠譜的“隨手拍解救被拐兒童”,在這樣的案例面前,顯然都沒什么用。它就是一條生產(chǎn)流水線,每個環(huán)節(jié)之間嚴絲合縫。而且它不僅傷害無辜的孩子,更挑戰(zhàn)公序良俗,堪稱人倫悲劇。
在一個文明社會里,發(fā)生這樣的事,實在叫人無言以對。順著黑色的鏈條望過去,貧窮幾乎顯而易見。也許除了物質(zhì)上的困頓而外,精神層面的絕望與麻木更加不容忽視。這些年來,涼山這樣的地區(qū)越來越多地曝光于人們的視野,物質(zhì)匱乏之外,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教育極度落后,當?shù)厝顺聊缬诙酒?,拐賣婦女兒童的現(xiàn)象蔓延不止。有報道說,當?shù)厝松屎芨撸u孩子已經(jīng)成為他們賺錢的途徑,這些孩子對父母來說,跟小貓小狗區(qū)別也不大。這樣的情況,和那些被逼無奈、賣子求生的模式化故事,似乎有所不同。
兩年多以前,十幾個在深圳打工的涼山童工被解救出來,可有些孩子根本不愿意回家,因為家里太窮了。也不僅僅是涼山,這樣的情況,在前些日子在江蘇等地被解救的童工身上也同樣發(fā)生。家鄉(xiāng)一無所有,即便重返學校,也不知道前路在何方。除了眼前的生存與物質(zhì),他們或許沒有辦法看到更遠,所以寧愿回到被盤剝的境地。同樣地,那些把生孩子當成生意來做的父母,即便受到了法律的懲罰,倘若物質(zhì)與精神的貧瘠依舊,重獲自由之后,誰也不能保證罪惡不會重演。
拋棄人倫的舉動背后,是看不到希望的底層。在打擊犯罪的同時,也必須加大扶貧的精度與力度,特別是要對精神的匱乏有意關(guān)照與撫恤。否則,貧困就會像基因編碼一樣,一代一代傳下去,倫理秩序也會一步步淪陷。
那些打工詩人之所以讓我感動,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縱使他們處境艱苦,仍舊不放棄文學的慰藉。盡管現(xiàn)實也讓他們意識到了,這個年代里,靠寫作幾乎不可能改變命運,可他們?nèi)耘f守著豐富的精神世界,守著良知與溫情。只是不知道,那些一出生就被當作商品販賣的孩子,那些生長在貧瘠村莊的孩子,那些寧愿做童工也不回家念書的孩子,他們將能從哪里得到安慰和救贖?他們,將會面對的,是怎樣的生活?他們是否還能重新看到希望?
百年之前魯迅先生的那句吶喊依舊振聾發(fā)聵:救救孩子。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
- 查處虛開騙稅企業(yè)2410戶 2023年湖南挽回稅款損失48.2億元
- 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 服務(wù)高質(zhì)量發(fā)展——湖南省公安廳公布打擊侵犯知識產(chǎn)權(quán)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繪“同心圓”守護“半邊天”——省人民檢察院、省婦聯(lián)共同主辦檢察開放日活動
- 聚力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攜手共謀鄉(xiāng)村振興—— 省法院駐大坪村工作隊、村“兩委”干部赴企參觀學習調(diào)研
- 補短板 強弱項 努力提升民事檢察監(jiān)督能力
- 方華堂主持召開重點工作調(diào)度會強調(diào):自我加壓 砥礪奮進 推動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護航 快樂成長——湖南高院開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講
- 省委政法委召開省政協(xié)十三屆二次會議第0327號提案辦理座談會
- 全省司法行政系統(tǒng)新任司法局長(書記)培訓班開班 方華堂作專題輔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