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湖南長安網>新聞中心>長安時評

非遺傳承并不意味著有法外特權

 文章來源:華聲在線 作者:徐甫祥 時間:2018-01-02 10:23:10 

  因“非法制造爆炸物”被警方拘留,經過一審、上訴,一年后,2017年12月29日,79歲的河北非遺“五道古火會”傳承人楊風申被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犯非法制造爆炸物罪,免予刑事處罰。其子楊現(xiàn)強對記者表示,以后不再制作“梨花瓶”煙花并擔憂非遺失傳。(12月31日澎湃新聞網)

  正如有評論認為,楊風申一案反映了古老的民俗與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的矛盾沖突:一方面,作為“五道古火會”之精髓的“梨花瓶”煙花傳承人,楊風申負有將其發(fā)揚光大的使命;另一方面,在現(xiàn)代法治社會,即便是非遺傳承,也并不意味著有法外特權。故而,二審法院對其作出獲罪免刑的判罰,顯然并不失公允。

  應該說,隨著楊風申一家表態(tài)“不會申訴”,此案可說劃上了句號。但從非遺傳承的角度看,其帶來的影響又似乎“劇終曲未了”。事實上,盡管楊風申此番被“免予刑事處罰”,但卻依然是“獲罪之身”。而“有罪論定”即意味著其“梨花瓶”煙花第四代傳承人使命的終止,從而讓這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消失的危險。

  而這一尷尬局面的形成,無疑與當地對非遺傳承的導向缺乏法律意識有關。事實上,從1996年起,“梨花瓶”煙花作為“五道古火會”的壓軸戲,每年都有當地鎮(zhèn)政府、公安、消防等部門到場,卻未見任何部門對此進行“指導”。即便是2011年起分別列入市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后,也依然如故,就更別說一心只管傳承的楊風申老人了。

  不能不說,即便是有著非遺傳承的身份,私人小作坊似的煙花加工也同樣為法律所不容。很難保證,既無標準廠房、更未取得環(huán)評、消防等許可證的私人煙花加工場所,僅憑傳承人的技藝及經驗,就能做到萬無一失?更難想象,在游人如織的“五道古火會”上,一旦發(fā)生安全事故,將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后果?

  可見,在安全生產問題上,法律必須一視同仁。誠然,楊風申的獲罪,有著相關部門失職的因素在內,但獲罪免刑的結果,顯然也與其本人的“法盲”狀態(tài)不無關系。何況,以法律之名對此亮出紅燈,也算是防患于未然。故而,對楊風申老人而言,應當是牢記前車之鑒,而絕非對此耿耿于懷。

  而當地相關部門時下的關注點,則無疑是正視“五道古火會”當前面臨的困難。要知道,無論是往常置法律法規(guī)于不顧的盲目助推,還是眼下任其自生自滅,都是對非遺傳承的不負責任。故而,他們當下最需要做的,顯然不是無所作為,而是找到非遺傳承與守法的平衡點,讓“五道古火會”這一民俗在依法依規(guī)的基礎上得以盡快復蘇。

  譬如,不妨就“梨花瓶”煙花對“五道古火會”的影響進行慎重評估,從而作出取舍。倘“五道古火會”不致因“梨花瓶”煙花消失而“傷筋動骨”,則可通過重新布局來填補其“缺位”;反之,若“梨花瓶”煙花業(yè)已成為“五道古火會”的“招牌”所在,一旦消失,或吸引力不再,則需相關部門出手,盡力保住這朵非遺“奇葩”。

  前提自然是依法而行。通過各方努力,落實“梨花瓶”煙花加工所需的資金、場地及相關安全設施,并由此取得合法生產的“準生證”。至于其“鳳凰涅磐”后的企業(yè)性質、產權歸屬,資金償還、利潤分配以及技術工藝保密等諸多事項,則不妨由當事各方友好協(xié)商。相信為了非遺傳承的共同目標,各方達成共識應該是水到渠成。

精彩專題
為您推薦
熱點排行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聲明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2019 www.63065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員會 備案號:湘ICP備11020403號-2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

国产试看精品无码中文,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播放,96国产精品导航,国产精品精品一区二区人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