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湖南長安網(wǎng)>新聞中心>長安時評

“鄉(xiāng)政府狀告家長”具有標桿意義

 文章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左崇年 時間:2018-07-27 10:14:27 

  日前,在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所略鄉(xiāng)人民政府大院內(nèi),巴馬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對4起拒不送子女入學的案件進行公開審理,當?shù)馗刹咳罕?00多人到場旁聽。

  據(jù)悉,所略鄉(xiāng)弄中村、尚勤村、百久村4戶家庭的子女原就讀于所略中學,但因各種原因未完成義務教育便輟學回家務工。該鄉(xiāng)人民政府十分重視,先后指派工作人員多次入戶勸學生回校,但家長均置之不理。為此所略鄉(xiāng)人民政府將拒不送子女讀書的家長告上了法庭。

  在一些人看來,所略鄉(xiāng)政府是在多管閑事:家長不送子女讀書是家庭私事,與政府何干?然而,這不僅是家庭私事,也是社會的事,是關系到每個人受教育權利的大事。

  接受義務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任何單位或個人不能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剝奪他人受教育的權利?!吨腥A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五十八條規(guī)定,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無正當理由未依照本法規(guī)定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由當?shù)剜l(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4名家長拒不送子女讀書、放任其輟學,涉嫌違法,政府有責任和義務去管。

  在某些經(jīng)濟貧困地區(qū),一些群眾往往以家庭困難、成績不好等理由讓子女輟學。實際上這不僅是違法,也是對子女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孩子們沒有接受9年義務教育,沒有基本的文化素質(zhì),怎么去適應社會?

  教育扶貧是扶貧攻堅中最能實現(xiàn)根本脫貧的措施,“扶貧先扶智”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結(jié)合脫貧攻堅工作,加大“控輟保學”宣傳,確保在教育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這起鄉(xiāng)政府狀告家長放任子女輟學訴訟,具有非常積極的標桿意義。

精彩專題
為您推薦
熱點排行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wǎng)站聲明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2019 www.63065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員會 備案號:湘ICP備11020403號-2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wǎng)

国产试看精品无码中文,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播放,96国产精品导航,国产精品精品一区二区人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