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湖南長安網>市州聚焦

湖南桂陽推行“近鄰”解紛工作法 矛盾糾紛抓早抓小抓苗頭

 文章來源:法治日報 作者: 時間:2025-09-25 10:24:23 

曾經破舊雜亂的村道變身整潔的柏油路,荒蕪的草地化作村民議事休閑的“幸福廣場”……走進湖南省桂陽縣仁義鎮(zhèn)白云村,道路平坦寬闊、民居美觀大方,太陽能路燈、休閑廣場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宜居宜業(yè)和美鄉(xiāng)村”的圖景正徐徐展開。

這一切變化的背后,是桂陽縣持續(xù)創(chuàng)新基層治理方式,探索以自治為基礎的“近鄰”解紛工作法取得的成效。桂陽縣將群眾參與經濟社會建設的激情轉化為基層治理智慧,構建多元解紛體系,不斷提升治理效能,推動實現村民富、村莊美、民風淳、社會和、治安好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為了這片山林,這些年沒少鬧別扭,現在好了,心結解開了。”近日,桂陽縣樟市鎮(zhèn)竹里村村民陳民笑著說。

53歲的成軍接過話茬:“現在終于解開了心結,這一天等太久了?!?/p>

話音未落,兩雙布滿老繭的手緊緊相握,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這一笑的背后,是一場持續(xù)35年的糾紛被化解的故事。

20世紀90年代以來,竹里村二組與上田心組群眾因交界處的一片經濟山林劃界不清等問題,多次發(fā)生爭執(zhí)。歷經多次調解,未達成一致意見。隨著山中林地開發(fā)價值上升,雙方矛盾再度激化。2024年底,竹里村二組村民打算開發(fā)該經濟山林種植油茶,上田心組村民想種植烤煙。雙方村民四五十人一時針鋒相對。

竹里村積極組織村組“五老”、鄉(xiāng)賢、在外知名人士參與調處。雙方都提供了2010年頒發(fā)的《林權證》,但是由于山林稱呼不一致,雙方互相都不認可。后來,村綜治中心將情況上報,鎮(zhèn)綜治中心成立工作組,并通過現場查勘、“農家夜話”等多種形式,宣傳法律法規(guī)政策,引導雙方互諒互讓。

“這個糾紛的關鍵在于意見難統(tǒng)一,所以我們在調解中,采取‘法理+親情+民俗’等多元調解模式。”樟市鎮(zhèn)司法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明確山林權屬的基礎上,還邀請兩村老鄉(xiāng)賢、老黨員、老村干等組成調解隊,引導雙方互相理解、各讓一步。

通過一個多月的努力,雙方代表齊聚現場,重新分界,徹底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如今,這片山林再次煥發(fā)生機,雙方村民統(tǒng)一稱呼這座山為“致富山”。

近年來,桂陽對各類矛盾糾紛采取坐診、出診、會診、復診“四診工作法”進行處置,并持續(xù)優(yōu)化“一站式”調解,實現“公檢訪訴調”無縫流轉、高效協同,持續(xù)完善縣鄉(xiāng)村三級綜治中心聯動機制,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調解品牌。

據了解,今年1月至8月,全縣三級綜治中心通過“湘矛調”平臺登記受理矛盾糾紛1642件,已成功化解1501件。

今年以來,桂陽縣城區(qū)聚焦矛盾糾紛抓早抓小抓苗頭,全面加強源頭防范管理,著力提升轄區(qū)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水平,成功調解裝修擾民等各類矛盾糾紛120余起,既保持了濃濃的“煙火氣”,又進一步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據桂陽縣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全縣以“近鄰”治理模式為抓手,不斷深化縣鄉(xiāng)村三級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長效機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引導群眾依法理性表達訴求,推動各類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今年以來,全縣刑事立案、行政受案同比分別下降18.2%、10.3%,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精彩專題
為您推薦
熱點排行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聲明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2019 www.63065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員會 備案號:湘ICP備11020403號-2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

国产试看精品无码中文,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播放,96国产精品导航,国产精品精品一区二区人妖
/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