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齡綻芳華 余熱映初心——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老干黨支部工作綜述
文章來源:紅網張家界站 作者:周密 ?陳醉 時間:2025-10-29 22:14:46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周密 陳醉 張家界報道
在張家界的青山綠水間,活躍著一群特殊的“法治踐行者”。他們滿頭銀發(fā)卻步履堅定,褪去法袍仍初心如炬。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老干黨支部的老干部們,將“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的信念融入血脈,在人生的金色年華里,選擇將畢生積累的法治經驗與為民情懷,傾注于腳下這片熱土。從校園課堂到社區(qū)樓棟,從普法講臺到調解現場,他們用腳步丈量為民服務的距離,用余暉點亮法治前行的燈火,書寫著“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動人篇章。
筑牢堡壘:以組織力量凝聚“銀發(fā)先鋒”
“支部強,則力量聚?!币尫稚⑺姆降耐诵蔹h員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個堅強有力、充滿活力的黨支部是核心引擎。老干黨支部深知此理,將筑牢組織堡壘視為一切工作的根基。
“線上+線下”,確保學習“不掉線”。 老干黨支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并創(chuàng)新建立“線上+線下”雙軌學習模式。線上,微信群、“學習強國”平臺成為理論學習的“移動課堂”,確保身在外地或行動不便的老同志也能同步學習、參與討論;線下,“老黨員之家”則被打造成思想交流的“紅色港灣”,這里不僅配備了豐富的學習資料和活動設施,更成為老同志們碰撞思想、凝聚共識的主陣地。
“選優(yōu)配強”,推動班子“有活力”。 老干黨支部格外注重班子結構的優(yōu)化,及時將那些黨性強、威信高、身體好、樂于奉獻的老干部選配到支委崗位。這些“領頭雁”用自身的熱情與擔當,有效提升了支部的組織力和凝聚力,讓每一位老黨員都感受到“家”的溫暖與召喚。

老干黨支部赴桑植縣興旺塔村調研鄉(xiāng)村振興合影
“文化養(yǎng)老”,激發(fā)內在“原動力”。支部工作不止于嚴肅的政治學習,更延伸到溫情的人文關懷。通過常態(tài)化開展主題教育,組織前往紅色基地參觀、重溫入黨誓詞,不斷錘煉黨性修養(yǎng);同時,成立書畫、攝影等興趣小組,舉辦健康講座、文體活動,滿足老同志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實現“文化養(yǎng)老”,讓銀發(fā)生活更加充實而絢爛。
正是這套“凝聚人心、激發(fā)活力”的組合拳,為后續(xù)一系列“老有所為”的生動實踐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護苗育新:以“五老”余熱溫暖少年成長路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市法院老干黨支部始終將關心下一代工作視為重要職責,充分發(fā)揮老干部、老戰(zhàn)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五老”的政治優(yōu)勢、經驗優(yōu)勢和威望優(yōu)勢,傾心呵護青少年成長。
在這條充滿溫情的道路上,市法院原黨組書記、院長劉春廷的身影格外堅定。退休后,他毅然響應市委號召,全身心撲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工作中。十多年來,他勤懇耕耘,將這項事業(yè)視為“人生第二個戰(zhàn)場”。他常說:“我們這代人吃苦是為了后代甜,現在孩子們有困難,我們怎能袖手旁觀?” 他不僅積極協調各方資源,更時常自掏腰包,用本不寬裕的退休金默默資助多名貧困學生,將黨和國家的溫暖,化作孩子們書包里的新文具、身上的暖衣和臉上重現的笑容,將這些希望的種子,深深種進了孩子們的心田。
市法院原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卓志厚,便是這群“護苗人”的另一位標桿。他在法院工作42年,1998年退休后多家企業(yè)高薪聘請,但他毅然拒絕,2003年9月起擔任慈利縣杉木橋鎮(zhèn)關工委名譽主任,推動基層關心下一代工作。
任職初期,面對人員短缺、資源匱乏的困境,他騎著舊摩托車走遍全鎮(zhèn),動員退休教師、老黨員加入,創(chuàng)新構建“機關+基層”聯動模式——鎮(zhèn)機關干部包片指導、村(社區(qū))“五老”駐點服務,讓關愛覆蓋每所學校、每個留守兒童家庭。
在杉木橋鎮(zhèn)關工委辦公室,卓志厚辦公桌上的一本幫扶臺賬格外醒目。這本臺賬是他為重點結對留守兒童幫扶解困的“備忘錄”,正面記錄留守兒童及結對雙方基本情況,背面詳細標注幫扶時間與解困事項:2014年10月25日,捐贈寄宿床上用品一套,價值500元;2020年8月20日,為全鎮(zhèn)56名貧困學生發(fā)放獎金31000余元……
杉木橋鎮(zhèn)曾是慈利縣貧困鄉(xiāng)鎮(zhèn)之一,留守兒童占在校學生總數的65.2%,貧困生達800余人。為扶貧助困,他多次赴省、市、縣相關單位奔走協調,積極爭取政策資金。2004年,他提交的扶困助學方案獲鎮(zhèn)黨委政府審定,相關文件明確各方捐款用途,專項用于救助特困生入學;2006年,他牽頭召開籌集基金動員大會,凝聚各方力量,解決了80多名特困學生的就讀及部分生活費用的問題。

卓志厚(右一)與學生親切交談
2022年,為徹底改變杉木橋鎮(zhèn)中學教育落后的現狀,他主動牽頭,聯合分管教育的鎮(zhèn)領導及市、縣人大代表深入校園、走訪學生家長,開展全方位調研,梳理鄉(xiāng)鎮(zhèn)教育發(fā)展痛點難點,形成《關于杉木橋鎮(zhèn)教育現狀的調研報告》,為當地優(yōu)化教育資源配置、提升教學質量提供了精準參考,推動鎮(zhèn)中學教育發(fā)展邁上新臺階。
截至2024年,杉木橋鎮(zhèn)關工委教育助學基金規(guī)模達120余萬元,累計幫扶貧困學生527人次,發(fā)放獎助學金及教師獎勵近80萬元。卓志厚20余年的堅守,讓當地關心下一代工作躋身全省乃至全國先進行列,經驗在全市推廣。慈利縣關工委為其編寫20萬字紀實作品《牽手朝陽》,書中評價:“在卓老面前,相信任何一個人都能感受到,他比一般人有著更完美、更偉岸、更光彩奪目的精神和人格?!?/p>
在卓志厚的帶動下,更多退休法院干部主動接過“護苗接力棒”。2012年退休的市法院原副處級審判員高德楚,自2020年擔任院老干黨支部書記、院關工委執(zhí)行主任以來,嚴格落實“大手牽小手”要求,結對幫扶4名貧困學生,個人投入幫扶資金近萬元;市法院原副調研員李瑞松秉持“余熱暖童心”理念,2024年走進永定區(qū)某幼兒園開展防欺凌、安全防護教育,參與留守兒童幫扶活動并捐贈生活用品……
市中院將關心下一代工作納入重要日程,形成“領導親自參與、困難親自解決、工作親自過問”的機制。每逢六一兒童節(jié),院領導帶隊走進杉木橋鎮(zhèn)中小學校,延續(xù)“助力脫貧關心下一代 與愛同行”活動傳統。特困女孩小菲(化名)曾三次輟學,在法院持續(xù)幫扶下,從迷茫少女蛻變?yōu)殛柟獬踔猩?023年重陽節(jié),院黨組書記、院長陳建新率退休干部赴桑植縣澧源鎮(zhèn)興旺塔村,為11名貧困生發(fā)放助學金。老干部們提議建立“大手牽小手”長效機制,由退休干部從學業(yè)、心理、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幫扶貧困學子。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該院關工委2023年獲評張家界市直機關“五好關工委”。
扎根基層:以法治經驗架起社區(qū)和諧橋
“社區(qū)安,城市安。”老干黨支部的老干部們帶著審判生涯積淀的智慧,努力成為基層治理的“定盤星”,他們的身影活躍在社區(qū)樓棟,也閃耀在其他的專業(yè)服務崗位上。
2018年的高盛澧園小區(qū),曾是當地聞名的“問題小區(qū)”:少數閑散人員煽動“趕物業(yè)、爭管理權”,堵車堵門、破壞設施成為常態(tài),1566戶居民深受其擾?!拔沂屈h員,也是法官,不能看著小區(qū)亂下去!”市中院原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彭昌愛主動站了出來。
他以黨建為抓手凝聚合力,挨家挨戶動員黨員亮身份、擔責任。2019年7月,小區(qū)召開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7人支部委員會,彭昌愛全票當選書記。他立下“一名黨員一面旗,一個支部一座堡”的規(guī)矩,按樓棟劃分黨小組、推選樓棟長,建立“黨支部決策-業(yè)委會討論-物業(yè)執(zhí)行”的協同機制。物業(yè)公司負責人感慨:“以前物業(yè)、業(yè)主像對頭,現在黨支部牽頭,心齊了!”
為扭轉小區(qū)面貌,彭昌愛帶領黨員成立義務巡邏隊、清掃隊、綠化隊,從環(huán)境整治突破:組織黨員群眾清洗路面、補栽綠化、修剪花草,要求物業(yè)每日兩次全面清掃;監(jiān)督物業(yè)公司安裝大門禁與樓棟小門禁系統,杜絕閑雜人員隨意進出;邀請消防人員開展演練,制定高空拋物禁令,黨員帶頭夜間巡邏……短短半年,小區(qū)便從“臟亂差”變身“凈齊美”。

彭昌愛(一排左四)組織召開小區(qū)優(yōu)秀高考生表彰會
他還創(chuàng)新提出“優(yōu)化環(huán)境、豐富文化、確保安全、促進和諧”的治理目標:先后舉辦運動會、趣味賽、廣場舞等活動,讓小區(qū)充滿活力;開展高考優(yōu)秀考生座談會、家風講座,傳遞正能量;借助端午節(jié)包粽子、春節(jié)燒臘肉等民俗活動拉近鄰里距離,讓曾經心灰意冷的居民重新找回“家”的歸屬感。
作為退休法官,彭昌愛充分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化解糾紛。2019年,小區(qū)10棟王女士的孩子因秋千掛鉤斷裂摔傷,與物業(yè)爭執(zhí)不下。他現場勘查后,援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業(yè)服務人安全保障義務”條款,一邊向物業(yè)釋法,一邊安撫家長情緒,最終促成雙方達成賠償協議。類似的調解,他每年處理十余起,從鄰里漏水到車輛剮蹭,總能用法律解開“心結”、用情理架起“橋梁”。
在彭昌愛帶動下,小區(qū)治理成效明顯:看到快遞堆積問題,他協調物業(yè)開辟100多平方米“快遞超市”;設立小區(qū)公眾號,公開事務、宣傳政策,凝聚治理共識……如今的高盛澧園,鄰里和睦、環(huán)境整潔、秩序井然,成為張家界市“黨建引領小區(qū)治理”的示范樣板,多次迎接各級黨群組織參觀學習。
除社區(qū)治理外,退休干部們還在更廣闊的基層服務領域發(fā)光發(fā)熱。
市法院原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朱福明應市仲裁委邀請,憑借深厚的法律功底和豐富的審判經驗,投身于復雜的仲裁調解工作。多年來,即便家中存在實際困難,他也總是以大局為重,克服個人不便,積極參與多起大案要案的調解與處理。在仲裁庭上,他秉持公心,明察秋毫,用專業(yè)的裁決定分止爭,為營造張家界公平健康的營商環(huán)境、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穩(wěn)定,默默地貢獻著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市法院原正處級審判員吳春龍,自2015年3月至2024年3月在市委政法委涉法涉訴窗口工作十年。期間,他牢記黨員與法官使命,堅持早到崗、晚下班,急群眾所急、解群眾所難,累計接待上訪群眾20000余人次,參與全市公檢法案件質量評查近1000件,推動群訪、重訪老戶逐一化解息訴,為全市社會穩(wěn)定與政法機關案件質量提升作出重要貢獻,多次被市委政法委評為涉法涉訴接訪先進個人。
普法潤心:以專業(yè)所長鋪就法治惠民路
法治宣傳是提升全民法治意識的關鍵舉措。法院老干部既是法治建設的“活字典”,更是法律知識的“傳播者”。他們緊扣審判工作特點,將專業(yè)優(yōu)勢轉化為普法暖流,讓法律真正走進尋常百姓家。
針對不同節(jié)點與群體,老干部們開展靶向普法?!?·26”國際禁毒日,他們專程前往市中院禁毒聯系點——慈利縣江埡鎮(zhèn),走進鎮(zhèn)中學開展“珍愛生命、遠離毒品”主題宣傳活動。刑庭原庭長陳明攜帶禁毒宣傳冊與仿真毒品模型,結合審理過的青少年涉毒案例,深入淺出講解毒品危害與防毒技巧,讓學生們直觀認識到“吸毒一口,落入虎口”的慘痛代價。
在“送法進校園”活動中,老干支部聯合院機關關工委,組建以涂明珠為代表的10多名資深法官普法宣講隊,先后走進永定區(qū)天門中學、三家館鄉(xiāng)完小、敦誼小學,慈利縣杉木橋鎮(zhèn)中小學校,桑植縣利福塔鎮(zhèn)中小學校等多所學校。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設計課程:給小學生講“校園欺凌要說不”,為中學生講“網絡犯罪的邊界”,通過互動問答、案例分析等形式,讓枯燥的法治課變得生動有趣。因普法成效突出,涂明珠被院機關關工委推薦為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優(yōu)秀輔導員,成為老干支部法治宣傳的“金字招牌”。

老干黨支部赴農村學校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并慰問困難學子
民二庭原庭長賀金華把普法融入仲裁調解。在處理企業(yè)欠薪的案件時,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反復向企業(yè)宣講《勞動合同法》,做好企業(yè)的思想工作,并向工人普及“維權途徑”,經過多方努力,較多企業(yè)主動支付了拖欠員工的薪金,及時履行了支付義務。勞動者在追索勞動報酬的同時,也提升了自我保護意識。
從護苗育新到社區(qū)治理,從普法惠民到矛盾化解,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老干黨支部的老同志們,如同一顆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牢牢鉚在黨和人民需要的崗位上,用余暉溫暖大地,用行動詮釋忠誠,為張家界法治建設與社會進步注入源源不斷的“銀發(fā)力量”。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
- 查處虛開騙稅企業(yè)2410戶 2023年湖南挽回稅款損失48.2億元
- 保護知識產權 服務高質量發(fā)展——湖南省公安廳公布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繪“同心圓”守護“半邊天”——省人民檢察院、省婦聯共同主辦檢察開放日活動
- 聚力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攜手共謀鄉(xiāng)村振興—— 省法院駐大坪村工作隊、村“兩委”干部赴企參觀學習調研
- 補短板 強弱項 努力提升民事檢察監(jiān)督能力
- 方華堂主持召開重點工作調度會強調:自我加壓 砥礪奮進 推動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護航 快樂成長——湖南高院開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講
- 省委政法委召開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0327號提案辦理座談會
- 全省司法行政系統新任司法局長(書記)培訓班開班 方華堂作專題輔導


